为进一步推进国际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学校在“十四五”期间教育国际化的水平,11月27日上午,学校召开了国际教育教学专题工作会议。各专业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研究生院、教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图书馆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国际教育学院教学管理科全体等参加会议。吴承亮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王颖副院长主持。
在总体介绍我校国际教育现状时,王颖副院长指出虽然我们起步早历史悠久,但是专业分布狭窄、管理模式落后已无法适应学校国际学生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学校“十四五”期间建设高水平院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在今年疫情期间以及后疫情时代,我们不仅要面对如何对线上学生开展实验和见习类课程的难题,更要迎接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和培养质量的挑战。为此,学校亟待构建“浙中医大特色的国际学生教学管理趋同化”模式:国际教育学院作为国际学生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国际学生招收录取、管理服务、思想教育、安全稳定、毕业审查等工作;专业学院作为教学培养的主体,具体负责本专业国际学生的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和组织、教学大纲编制、师资队伍建设等;国际教育学院和专业学院全程联动确保教学质量和培养规范。
之后,沈翠珍副院长分享了2018年以来,护理学院在护理学全英授课国际本科生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搭建等工作中践行“教学管理趋同化”的经验和做法。本次教学工作专题会,与会专家还审阅了国际学生各层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际教育学院本科项目和研究生项目负责人分别就2020版国际本科生和国际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做了简要解读。
吴承亮副校长在最后总结中强调,国际交流合作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五大职能,教育国际化是推动我校建设一流大学和学院建设一流专业的重要抓手。教育部已于2018年发布《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对来留学生招生录取、培养质量、管理服务等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已经招收国际学生的专业学院,要对照国标不断优化“浙中医大特色的国际学生教学管理趋同化”模式。还没有招收国际学生的专业学院,要强化教育国际化意识,通过全英授课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加快融入学校国际教育进程。他提出“扩规提质”的目标,要求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全面形成国际教育合力,助力学校高水平院校的建设。
本次会议是在十三五收官年、十四五谋划期召开,表明了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理顺国际教育体制机制、走教学管理趋同化道路的决心,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及要求,将有力推进学校国际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